南山北山树冥冥,猛虎白日绕林行。
——张籍《猛虎行》
虎,是十二生肖中仅有的猛兽,古人对虎并不陌生,在中国的漫漫历史长河中,人们对于虎的评价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就褒贬两面的,一方面它象征着“强者”、“至尊”、“阳刚”等一类百姓们所仰慕的品质,一方面又拥有“残暴”、“狂怒”、“兽性”等贬义的象征。历史中不乏诸如虎符,虎头帽,纹虎枕之类的虎物品
军事虎
老虎是强者的象征,往往与军事联系在一起,如古人常用“虎贲军”来形容最精锐的军队,“贲”就是“奔”,早在周朝灭亡商朝的牧野之战中就有虎贲军,周武王“有戎车三百辆,虎贲三百人”。
而古代调动军队的凭证也做成老虎的样子,故有“虎符”之称。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一件秦朝的虎符,虎符上有十二个用篆书写的金字:“甲兵之符,右在皇帝,左在阳陵。”虎符从中间一分为二,右符掌握在皇帝手上,左符掌握在驻扎阳陵的军队统领手上,皇帝要调动军队时,由使臣持右符到当地与左符验合。今天我们还有一个成语“若合符节”来说明这件事。
虎头帽
虎,百兽之长也,能执搏,挫锐,噬食,鬼魅
在《风俗通义》的记载中,可以看出虎在民间形象中蕴含的力量是很强大的,可以驱邪镇灾,卫守一方。
人们还会贴上带虎的年画,给小孩戴虎头帽,穿虎头鞋,以此来赋予猛虎扑食般强悍人生,如虎在身左右加护的好寓意
虎画与虎曲
如虎添翼、虎啸生风、龙腾虎跃、卧虎藏龙……
种种成语数不胜数,更有元杂剧《虎头牌》、清朝昆曲《虎囊弹》、京剧《虎牢关》《卧虎沟》等历史悠久的民间故事
白虎
除去以上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还有一种特殊的虎——白虎
作为与“朱雀”“玄武”“青龙”相提并论的四大神兽之一,白虎占据西方位,被巴国的巴人奉为“武神”,传说只有天下太平时才会出现,因此在百姓眼中有着强烈的神秘色彩
事实上,白虎是孟加拉虎的一个变种
白虎非常稀有,由于缺少保护色,它们在自然界非常难存活,在野外已经灭绝,全世界不过两三百只。白虎经常被误解成患上白化症,其实不然。真正患上白化症的老虎身上不会有条纹
在中国,白虎成为了一种神物,唯有当帝王具备德政或是天下太平的时候才会出现,是祥瑞的象征
关于老虎,还有这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
传说虎唯一的天敌便是驳,是一种神话传说和古书中记载过的动物,驳的形状像马,白身黑尾,长有像老虎一样的爪子和牙齿,以吃虎豹为生,是老虎的天敌。
《山海经》中的原文记载如下:
又西三百里,曰中曲之山,其阳多玉,其阴多雄黄、白玉及金。有兽焉,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,一角,虎牙爪,音如鼓音,其名曰驳,是食虎豹,可以御兵。有木焉,其状如棠而员叶赤实,实大如木瓜,名曰櫰木,食之多力。
春秋时期管仲所著的《管子•小问》中记载道:
桓公乘马,虎望见之而伏。桓公问管仲曰:“今者寡人乘马,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,其故何也?”管仲对曰:“意者君乘驳马而洀桓,迎日而驰乎?”公曰:“然。”管仲对曰:“此驳象也。驳食虎豹,故虎疑焉。
驳象图
即使在夜晚,老虎也能看清猎物,它的夜视能力强于人类6倍,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四个虎亚种(孟加拉虎、印支虎、东北虎和华南虎)的国家
作为山地林栖动物,虎曾经遍布大江南北
从武松打虎,李逵杀四虎等故事就可以知道当时的环境
华南虎被认为是世界上,所有老虎祖先的直系后裔
在虎的8个亚种中,华南虎的头骨形态,与祖先虎的头骨形态最为接近
如果你想要近距离接触东北虎的与白虎霸气尊容,就来紫马岭动物园看看吧!
这里不仅有憨态可掬的东北虎,更有威风凛凛的白虎,更有机会近距离观赏小白虎们玩耍嬉戏!
憨态可掬的东北虎
威风凛凛的白虎与小白虎